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每一次逆行,我们都祈祷消防员们平安归来。可是,这一次,我们却等不到张晓杰的归来。
2021年11月26日,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陈埭镇鹏头村一厂房发生火灾。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风向突变,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站长助理张晓杰因火场轰燃被困,壮烈牺牲。11月29日,应急管理部政治部批准张晓杰为烈士。
用生命诠释最美逆行
11月26日20时45分,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泉州晋江市陈埭镇鹏头村一厂房发生火灾。厂房内部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起火后产生大量高温浓烟及有毒有害气体,火势迅速向下蔓延,形成立体燃烧,堵截控火难度极大。陈埭镇地处沿海地区,事发时阵风8至9级,加快了高温有毒烟气的蔓延速度,情况十分危急!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接到增援指令后,火速赶赴现场。
“我是助理,让我上!”到场后,作为站长助理、救援“老兵”的张晓杰考虑现场险情复杂,把相对安全的供水岗位留给队友,主动要求加入攻坚小组,带领攻坚组在一楼西侧设置水枪阵地,堵截火势蔓延。现场热浪一波接一波袭来,他们都没有退缩,一心想着早点压制火魔。
27日0时20分左右,火灾现场风力增大、风向突变,大量高温浓烟扑向一楼西侧,水枪阵地周边的塑料米堆垛在高温浓烟下瞬间轰燃,导致前突灭火的张晓杰壮烈牺牲。
“我们参与了对晓杰的搜救,大家都在盼望奇迹的发生。”得知张晓杰牺牲的消息时,一个个铁打硬汉都忍不住失声痛哭,泪水顺着被烟火熏黑的脸庞流淌下来。
张晓杰牺牲后,应急管理部及消防救援局,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省应急管理厅,泉州市委、市政府及晋江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先后就烈士善后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向烈士敬献花圈,表达对张晓杰的沉痛哀悼,并派专员看望慰问烈士家属,要求妥善做好善后工作,落实好抚恤政策,帮助家属解决实际困难。
“无所不能”的张助理
张晓杰的舅舅是一名扎根基层、有着30年兵龄的“兵王”,他回忆道:“晓杰是个非常上进好学、非常孝顺的孩子,是我几个外甥中最优秀的。当年他到消防当兵时,我就跟他说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爱它,坚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他做到了。晓杰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无论做什么事情,总不甘落后于人,即使困难再大,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走在别人的前面。”
“晓杰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特勤大队大队长林延峰说。2021年11月,泉州市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即将开赛,队里把竞赛集训任务交给了张晓杰。张晓杰既当战斗员又当教练员,仔细揣摩每一个比赛项目,认真研究每一个动作细节,和队员们一起刻苦训练,积极备战。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反复练习,训练到深夜12点多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有了新想法和好点子,不管多晚,他总是第一时间冲向训练场试验。“有时候,年轻消防员也会有些抱怨,觉得多练十次、百次,只为了提高几秒钟的成绩,有意义吗?他总是严肃认真地说,‘练为战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今天多花一分钟练习技能,在今后的火场上,可能就会多一分钟时间抢救群众。而这一分钟,也许就是一条生命!’”林延峰说。在张晓杰的引导下,队站消防员越来越明白勤学苦练的意义,越来越投入每一次训练,特勤大队也取得了全市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
他是训练场上“无所不能”的代名词。“想要别人尊重你、认同你,首先你自己各方面得过硬。”这是张晓杰的座右铭,也是他常常对其他人说的话。为更好履行站长助理职责,他对队站的每一项工作都尽心研究,熟练掌握。凭借18年的灭火救援经验,张晓杰定期组织指战员对辖区情况进行“六熟悉”,协助队站干部修订灭火作战计划和抢险救援预案,让每一个预案都更加贴合实际、更加科学合理。“在车辆维护使用上,晓杰总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认真钻研每一辆执勤车,逐一为新驾驶员讲解使用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特勤大队二站指导员陈加平说,在张晓杰的带领下,队站驾驶员很快掌握了车辆常见故障的维修技术。
“他还是支队少有的能够驾驶中巴车的A1证驾驶员。有一次,他刚刚驾驶中巴车完成勤务任务归队,队站就接到一起警情,他顾不上休息,马上穿上灭火战斗服,驾驶消防车随队前往火灾现场。此外,他还取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含金量最高的AOPA无人机驾驶证。”说到张晓杰,全站人员都叫他“无所不能的张助理”,只要有他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无微不至的暖男
生活中,张晓杰是关爱队友的好大哥;家庭中,他是甘于付出的“顶梁柱”。
“在荣誉和待遇面前,张助理总是发扬风格、先人后己。每到推荐立功受奖人员的时候,他都是往后靠,把荣誉让给别人。在一次建筑坍塌重大事故救援中,张晓杰主动提出不参与推荐记功奖励,他说自己是队里的老同志了,就不参与评选了,要把立功授奖的机会给队站的年轻消防员,更好地鼓励他们。”队友黄志立说。
“我和张助理是队里有名的‘张齐’组合打洞能手。新兵下队第一天,我就跟着张助理学习,在他的带领下逐步成长。在每年的地震救援演练中,我们都一起操作凿岩机,也因此有了这么一个称号。在建筑坍塌、地震救援演练中,经常要弯腰在狭小空间作业至少一两个小时,张助理总是自告奋勇,从来没有听过他喊累喊苦。后来,我们才知道张助理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但是他从来没有告诉我们,有什么疼痛他都自己忍着……”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时光,队友齐天宇又说,“在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初期,‘是走还是留’让我有些迷茫,我问张助理他的选择是什么,张助理对我说,‘我们当初选择当兵、选择消防,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服务祖国、保护百姓。现在面临改制,我们更要坚守初心,才不枉我们当时的选择!’现在,虽然张助理走了,但是我们每一名队员都是‘他’,也一定会扛起他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成为‘他’!”
“我认识的晓杰是积极乐观的,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晓杰的父亲2016年因病去世,母亲年迈多病,他把工资大部分都寄回家中作为家用,每个月只留下500元零花钱。平时,在训练间隙,晓杰会拿出儿子的照片向我们‘炫耀’,他总说‘瞧,我儿子多可爱!’,每当这时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憨憨的笑容。可是现在,他这憨憨的笑容我们再也看不到了。”陈加平说,每次休假,张晓杰都先到菜市场采购,然后第一时间回到家中为家人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并不时地用自己的“小金库”为老婆孩子准备小礼物、制造小惊喜。
就在张晓杰牺牲前一天,队站干部安排调休,尽管家里怀孕4个多月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需要照顾,但他考虑到近期工作任务重,队里执勤力量不足,决定坚守一线,只是给妻子视频通话时说:“队里任务重,这周请不了假,下周一定请假,陪你们去公园玩。”谁都没曾想,这场无情的烈火,带走了晓杰,带走了他憨憨的笑容,也带走了他还未兑现的承诺。
“爸爸去哪里了?”“爸爸呢?”张晓杰3岁的儿子豆豆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姑姑只是告诉他:“爸爸去很远很远的地方集训了,要很久很久才回来……”
抢险救援一线的无畏坚守
张晓杰曾说过,“每当我们往里冲,看到老百姓往外逃生时,就只有一个念头:快点把火扑灭,把人救出来”。在18年的消防工作中,他始终勤勉敬业,无私奉献,英勇顽强,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投身消防救援事业,时刻坚守灭火救援一线岗位,在一场场灭火救援战斗中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我们当兵的,对家人都是报喜不报忧。”每次出警,张晓杰都不让家人知道,怕他们担心。2015年,在一起重大化工事故处置中,张晓杰瞒着新婚的妻子,与队友赶赴增援,不畏艰险,连续作战2天3夜,成功扑灭大火。救援结束后,张晓杰回家一进门就听见老婆说:“你去灭那么大的火,怎么不给我说呀。”那时,虽被老婆责备,但张晓杰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2020年7月9日,福建省南平市遭遇洪灾,邵武市故县石墨厂也是受灾地之一。作为前置增援力量的张晓杰带领救援小组,蹚过齐腰的洪水,“五进五出”,与队友们一起成功营救出79名被困群众。7月13日,江西省余干县、鄱阳县汛情告急。张晓杰不顾疲倦,随队转战增援,连续奋战。在堤坝一线,他带领战斗小组顶着烈日酷暑开展作业,与队友们共同用沙袋加固渗水堤坝,协助做好救灾物资搬运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党和人民的高度肯定。
18年来,张晓杰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累计参加灭火救援战斗5300余起,先后参加“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跨区域增援江西抗洪救灾、抗击泉州超强台风等急难险重任务和福建省多起重大灭火应急救援战斗,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2次,被评为“十佳士官”“优秀士兵”“红旗车驾驶员”等。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张晓杰的身上彰显了新时代消防救援指战员勇于担当、临危不惧的奉献精神,他用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