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全国消防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阅读量:  0

hh01.jpg


2019 年,在各级应急管理系统和消防救援队伍的不懈努力下,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未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火灾明显减少,消防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消防救援队伍坚决扛起综合救援职责,接处警数量增幅为近年最大,特别是救援救灾救助方面增幅明显。


火灾基本盘保持稳定

大火为历史上最少年份之一

hh02.jpg

全年共接报火灾23.3 万起,亡1335 人,伤837 人,直接财产损失36.12 亿元,与2018 年相比,4 项数字分别下降4%、8.7%、0.8% 和1.9%,火灾总量没有出现波动,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是近7 年来火灾起数和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年。全年发生较大火灾73 起,同比增加2 起,虽然比往年略有增加,但其中已查明原因的有14 起放火案件,还有5 起原因正在调查(暂不能排除放火)。全年仅发生重大火灾1 起,同比减少4 起,未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仅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的2016 年多1 起,特别重大火灾则连续4 年实现了零发生。


重点场所火灾防控成效显著

但高层建筑火灾呈多发之势

hh03.jpg

全年通过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夏季消防检查两大专项工作和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庆消防安保,围绕各类重点场所强化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多数场所火灾得到有效遏制,火灾降幅高于总体降幅。其中,商业场所发生火灾6015 起,同比下降8.4% ;宾馆饭店发生火灾5872 起,同比下降9.9% ;学校发生火灾722 起,同比下降10% ;医院养老院发生火灾346 起,同比下降12.6% ;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384 起,同比下降21.5%。此外,也有个别类型的火灾同比有所上升。其中,高层建筑发生火灾6974 起,同比上升10.6% ;建筑工地发生火灾2926 起,同比上升5.8%。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在建建筑面积130 多亿平方米,高层建筑已达62 万多栋,开通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城市已有40 座、里程6700 多公里,城市火灾的防控压力及难度仍将持续增大,必须提前预测风险、提前研究防范措施。


城乡居民住宅火灾亡人占比大

电气因素及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应引起重点关注


城乡居民住宅火灾虽然只占总数的44.8%,但全年共造成1045 人死亡,占总数的78.3%,远超其他场所亡人总和。值得关注的是,住宅火灾中,电气引发的居高不下,已查明原因的火灾中有52% 系电气原因引起,尤其是各类家用电器、电动车、电气线路等引发的火灾越来越突出,仅电动自行车引发的较大火灾就有7起。据统计,全国城乡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达2.5 亿辆,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381 万辆,由此引发火灾的概率还将增大。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火灾亡人的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已从2009 年的29% 提升至2019年的36.2%,远高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16.2% 的比重,而住宅火灾中该比例更达到42.9%,瘫痪、残疾、精神病人等群体的比重达到44.3%(与年龄分别统计)。这两个突出问题应引起重点关注,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提升居民住宅火灾防控水平。


冬春季节火灾相对多发

夜间火灾亡人集中亟需加强应对

hh04.jpg

冬春降水稀少、风干物燥、用火用电多、重要节日集中,火灾发生概率大,从全年火灾的发展趋势看,冬春季节每天火灾基本在500 起以上,几个突出的火灾高峰也集中在冬春季节,夏秋季节每天火灾基本在500 起上下,无大幅波动。与去年相比,春节、元宵节、国庆等几个火灾风险高的节日火灾明显下降,与节日期间各地强化重点场所防范、提高应急等级等工作机制密不可分。从火灾的24 小时分布看,由于22 时至次日6 时发生的火灾往往发现迟、报警晚,人员逃生自救不及,造成的亡人最多,该时段共发生火灾4.9 万起,亡642 人,其中起数占总数的20.8%,亡人占总数的48.1%,平均每75 起火灾造成1 人死亡,而其他时段平均每266 起火灾造成1 人死亡。针对夜间火灾亡人多发的问题,应继续在居民家庭、小单位小场所推广安装简易喷淋、独立报警装置,加强入户检查和宣传提示,发挥好社区街道微型消防站作用,实现初起火灾的快速报警和有效处置。


东部发达地区火灾危害大

流动人口和小场所成为防范难点


hh06.jpg

扑救民房火灾(刘勇刚)


东部地区人口聚集、产业集中、经济总量大、区域火灾荷载(指单位面积内可燃物质的数量)高,全年火灾占总数的31.6%,伤亡人数占总数的37.2% 和39.1%,损失占总数的44.2%,较大火灾和重大火灾分别占总数的43.8% 和100%,除火灾起数所占比重略低于西部地区外,其他比重均为4 个片区最高。同时,从经济发达地区的火灾亡人情况看,浙江有41.7% 为外来流动人口(“9.29”重大火灾的19 个亡人中就有17 人为外来人口),上海有36.4% 为外来流动人口,广东、江苏、福建的外来流动人口比例也分别达到19.4%、17.9 和12.9%, 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这些流动人口往往居住在城中村、出租屋及“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内,就业于小作坊、小商店等小单位,都是火灾防范的难点和重点。

出警任务量再创历史新高

夏季救援救助占比较大


全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127.6 万起,共出动指战员1318.8 万人次、消防车辆232.7 万辆次,共从各类灾害事故中营救遇险被困人员14.6 万人,疏散转移人员45.7 万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230 多亿元。其中,出动起数比2018 年增加8.8%,是有统计数据以来消防队伍出警任务量最多的一年;人均出动次数同比增加29%、达到138 次,是近5 年来最多的(前4 年的人均出动次数分别为98 次、100 次、105 次和107 次)。从警情的分类看,抢险救援36.6 万起、社会救助36.6 万起,合计占总数的57.4%,且集中在石化、易燃易爆及洪涝、强降雨、台风、泥石流、滑坡、马蜂窝等事故险情多发的7、8、9 月,仅这3 个月的救援救助就占全年出警量的35.3%。

当前,正值冬季火灾高发期,加之春节临近,各地人流物流集中,各类庆祝、促销、文娱活动频繁,火灾风险和防控难度明显增大;雨雪冰冻和寒潮降温等极端天气较多,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繁重。各级消防救援机构将深入分析研判本地消防安全形势和灾害事故特点,紧盯重点场所、重要时段、重大节点和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火灾防控工作,强化各项灭火和应急救援准备,努力为人民群众欢度节日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办公室提供)